又是一年冬天到,霧霾天氣又頻繁襲來,特別是在我國的華北地區,空氣質量指數近乎接近冰點。入冬以來,太原的空氣質量也有所下降,通常是無風難見藍天。
  在曾有“霧都”之稱的英國倫敦,工業革命後的倫敦也付出環境的代價,1952年的一場毒霧,更是讓英國人深刻的意識到治理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為此,1956年頒佈了世界上第一部《清潔空氣法》,並逐漸實現了全民天然氣化,停止燃煤,將重工業設施遷出倫敦城外。為了摘掉“霧都”帽子,英國人為此努力了近50年。
  一直以來,山西發展包括煤炭、電力、化學、冶金、建材、機械等在內的重工業,這塊土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,特別是發展能源工業和化學工業,但是,同英國一樣的是,經過了幾十年的快速發展,環境問題日益凸顯。氣象預警、高速封路、機場停擺、工地停工、學校停課、部分公車停駛……接肘而至,面對霧霾侵襲,城市紛紛啟動應急響應。然而,“外因在天氣,內因在污染”,要想徹底將污染“治愈”,還得從內因著手,持續努力方能見效。
  首先,讓環境現狀和人文理念深入人心,總結制定適合太原的長效機制,以影響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。提倡綠色、環保、低碳出行,做好相應的社會基礎設施保障,太原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,比如說我們的公共自行車服務。
  應對霧霾天氣,讓重點排污企業停產、暫停土方施工等措施。包括我市在內,如果遇到連續多日的嚴重污染,也應有類似的應急預案。這些大氣污染應急減排措施,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肯定有積極作用。但這些暫時性的措施實施期一過,該生產的企業還生產,該開的工地照樣開,這很難根治霧霾天。
  我們能否像英國那樣,出台一部專門清潔空氣的法律,讓環境保護、環境治理以及環境維護從此有法可依,給藍天白雲一份法律的保障,還市民一片碧水藍天。
  (原標題:讓凈化空氣走上有法可依之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w28hwru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